首页 天气资讯

9月中下旬仍将有3至4个台风或热带低压生成 可能影响我国

2025-09-09 11:17:31 来源: 中国天气网

中国天气

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门户网站

一键查天气

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(9月9日)上午,中国气象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,会上发布了主汛期我国天气气候特征和9月中下旬气候趋势预测。预计,9月中下旬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仍将有3至4个台风或热带低压生成,有可能影响我国。

今年主汛期我国雨季进程总体偏早 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

据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黄卓介绍,今年主汛期(6月至8月)我国天气气候特征主要有三点。一是雨季进程总体偏早,暴雨过程多,局地影响大,华北雨季长度和累计雨量均位列历史第一。主汛期全国平均降水量336.2毫米,较常年同期(331.7毫米)偏多1.3%;北京和内蒙古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;湖北咸丰(358.3毫米)、河北易县(351.7毫米)、贵州织金(279.7毫米)等31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。雨季进程明显偏早,长江中下游6月7日入梅、6月30日出梅,较常年分别偏早7天和16天,梅雨量较常年偏少11.7%。华北雨季7月5日开始,较常年偏早13天,为1961年以来最早;雨季持续时长59天,较常年偏长29天,与1973年和2021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长;累计雨量(356.6毫米)较常年(136.6毫米)偏多161.1%,创1961年以来的新高。华西秋雨于8月25日开始,较常年(9月2日)偏早8天。

bqzp今天上午,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。

二是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、高温日数为次多。主汛期全国平均气温(22.3℃)较常年同期偏高1.1℃,与2024年夏季并列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;山东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、新疆等5省(区)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。高温日数(13.7天)较常年同期偏多5.7天,为历史同期次多。359个国家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,其中新疆吐鲁番东坎(48.7℃)、重庆巫溪(44.2℃)等57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。受持续高温少雨影响,江淮和黄淮部分地区气象干旱阶段性发展。

三是台风生成晚数量多,登陆早,风雨影响大。主汛期内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14个台风生成,较常年同期(11.1个)偏多,其中有5个台风登陆我国,接近常年同期(4.7个)。今年第1号台风“蝴蝶”生成时间(6月11日)较常年(3月25日)显著偏晚,但登陆偏早。4号台风“丹娜丝”路径曲折、强降雨范围广,6号台风“韦帕”累计雨量大,8号台风“竹节草”登陆上海后长时间影响苏皖等地,11号台风“杨柳”登陆福建后西行深入影响至贵州的沿途多省,13号台风“剑鱼”虽未登陆,但擦过海南岛南部沿海,强风暴雨影响大,14号台风“蓝湖”经过海南南部近海,给华南南部带来较强风雨天气。

9月中下旬有仍将有3至4个台风或热带低压生成

预计,9月上旬末到中旬,强降雨主要出现在西北地区东南部、华北地区南部、黄淮、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、四川盆地、华南地区西部及云南西部和南部、湖北西部等地,9月下旬降雨区主要位于华北南部、华东东南部、华南大部、西北地区东部等地。

气温方面,新疆北部、内蒙古东部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℃至2℃,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偏高。预计17日前,江汉东部、江淮、江南、华南北部多高温或晴热天气;东北主要粮食产区不会提前出现初霜冻。

此外,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对流活动趋于减弱,但仍将有3至4个台风或热带低压生成,路径以西行和西北行为主,有可能影响我国华东和华南部海域。

根据9月气候趋势预测,需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:一是防范强降水及连阴雨引发的洪涝、地质灾害。西北地区东南部、华北南部、黄淮、四川盆地、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、云南西部和南部及华南西部等地降水偏多,尤其四川北部、陕西等局地明显偏多,存在强降水及连阴雨引发的山洪、地质灾害等风险。建议密切关注短临天气预报,加强隐患点巡查排查,做好重点人群避险转移预案;做好农田排水防涝工作,减轻农田渍涝和作物倒伏造成的损失。

二是防范高温干旱对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。江淮、江南中东部等地多高温或晴热天气,气象干旱将有所发展。建议加强电力供应和调度,以及塘坝水库的蓄水、保水工作,合理开展水源管理和调控,保障秋收秋种的用水需求。

三是防范台风影响。9月底之前还将有3至4个台风或热带低压生成,建议密切关注台风临近预报预警和风险滚动预评估,防范台风带来的暴雨洪涝、地质灾害、大风和风暴潮灾害。

加载全文
分享到:

请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分享

没有更多啦 ~
没有更多啦 ~
没有更多啦 ~
放到
桌面
反馈